自从1980年我国引进第一条SMT生产线以来,在原电子部领导下,以国企和研究所为主体,开始了电子制造设备国产化工作。这段时期国产化设备主要是为引进的各类生产线配套服务和定制,没有真正市场化。
(1)电子元器件和PCB制造设备国产化
成都715厂属下的第二研究所成功研制了为SMT用的瓷介电子元件生产线(片式电阻、热敏电阻、压敏电阻、多层陶瓷电容器、低压圆片电容器等)。上海无线电专用设备厂成功研制了电解电容生产线等。印制电路板制造设备由太原电子部2所和合肥电子部43所研制成功。电子元器件国产化生产线巳可完成Turn-Key工程。
(2)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国产化
集成电路制造大部分关健设备由北京45所、太原2所和合肥43所研制成功。巳可完成半导体分离器件Turn-Key工程,如二/三极管、LED、运算放大器等。但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关健设备比国外水平仍有很大差距。
(3)电子整机SMT制造设备国产化
电子整机SMT制造设备一直是国产化的难关,尤其是插装机和贴片机。80年代末,在电子部组织下,太原2所仿制日本TESCON贴片机己开发出样机。715厂2所仿制松下NM-8251C贴片机,上海无线电专用设备厂仿制日本Citizen贴片机,但因贴片头技术难关或国家技改资金移为它用而停止。
除了贴片机,这段时期电子整机SMT制造其它大部分关健设备均己研制出来。例如:插件装配流水线(上海无线电专用设备厂、南京熊猫公司等)、波峰焊(合肥43所、西安20所、715厂2所等)、回流焊(电子科大制造厂、合肥43所等)、厚/薄膜混合集成电路制造设备(合肥43所、715厂2所等)。
这些国产化设备与国外设备的技术水平相差很大,一般用于实验或小批量生产,规模小,级别低。国内的片式元件,无论是其品种,还是其数量,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高速发展的电子产品加工需求。锡膏等各种专用辅料,也几乎全是国外品牌,一句话,诺大的电子SMT制造市场,几乎全被外国商品占领。
SMT贴片加工技术引进改造期(1980—1994年)